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遵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范》,以社會治理業務需求為導向,以空間大數據平臺WiseMap為基礎,以社會管理數據為核心,基于“9+X”的基礎架構進行建設。涵蓋社會管理、治安維穩、平安建設三大類業務內容,以社會管理工作關注數據為核心,以社會管理日常工作為基礎,應用于市、區縣、鎮/街道、村/社區、網格五個層級綜治工作部門,充分發揮三維GIS平臺、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服務管理、預警研判、社會治安等領域的作用,為社會平安建設信息化的實踐邁出堅實腳步。
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以社會治理相關的“人、地、物、情、事、組織”為核心要素,全面整合職能部門與基層組織的管理服務資源,構建一整套縱向覆蓋市級到村(社區)直至網格單元的五級社會治理工作部門、橫向連接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化應用平臺。
空間大數據平臺是以三維GIS平臺WiseMap為基礎,全面匯集城市基礎數據、空間數據和物聯感知數據等資源,實現對綜合治理數據的一體化集成、管理、應用和共享,為掌握社會管理現狀,感知社會安全態勢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與物聯傳感設備相連接,實時獲取城市治理要素、事件輿情、重點對象、過程結果等各類信息資源,結合算法模型和虛擬仿真等技術,實現對整個城市的實時監測和決策支持。
智慧綜治總體框架采用“9+X模式”,即9大基礎應用模塊和根據城市綜治重點工作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的若干應用模塊。
系統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依據從“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綜合展示”的流程模式,全面整合公安、人社、民政和安監等多個職能部門的各類管理服務資源,構建信息化、網格化、智慧化的綜合治理平臺,充分實現資源共享、聯動共管、動態跟蹤、全面覆蓋、高效快捷、科學管理和服務民生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推進城市綜合治理信息化服務建設。
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機構隊伍進行統計匯總,及時掌握各級綜治組織和隊伍建設情況,對綜治組織及業務情況的整體進行展現,組織基本情況一目了然。促進提升機構隊伍建設水平,增強工作合力,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工作局面。
通過基層信息采集、部門信息資源的整合,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對全市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動人口、人口性別年齡構成及區域分布等進行分類分項統計。依據社區—網格—樓棟—家庭—人口五個層級架構,能夠快速實現以房找人、以人找房、以小區找住戶等功能。全面掌握人口信息數據,實時了解人口變化動態,為實現人口服務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通過對特殊人群實行信息化管理,創新服務管理手段,提高對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水平,促進社會安定有序。
此模塊主要是對街道內重點青少年情況的詳情展現,用戶可通過此處查看重點青少年的詳情及走訪情況,支持信息的搜索查看。管理人員通過后臺對重點青少年信息進行統一的管理維護,重點更新信息及時上傳。
可以對轄區內經濟組織的信息進行新增,修改,刪除等操作,包括名稱,住所,營業執照號碼及有效期,類別,地址從業人數等基礎信息進行維護,同時支持企業與員工個人之間的智能關聯,支持以業管人。
社會治安模塊主要是對街道內的社會治安情況進行統一的管理,建立矛盾糾紛信息動態采集、實時研判、預警分析、應對處理、督查考評平臺,優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確保街道社會治安情況得到及時的更新及處理,維護街道安全。同時對于歷史消息一鍵查詢,永久記錄。
實現通過群眾來信來訪、基層人員調查收集等多種渠道,記錄群眾的各方面反應和訴求,并按照職能對事件進行分流,由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處理解決。建立矛盾糾紛信息動態采集、實時研判、預警分析、應對處理、督查考評平臺,優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全程記錄每件事件的受理、處理、辦結及反饋評價的全過程,并能及時向群眾反饋事件處理情況。
校園及周邊安全模塊主要對轄區內學校、學校周邊重點人員、重點場所及出租房進行管理和維護,實時掌握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及時消除危及校園安全的各類治安隱患。
學校安全管理
在三維地圖中,以紅黃綠三種不同的顏色來表示學校的安全等級,直觀的了解轄區內學校的安全狀況。
學校周邊管理
對校園周邊的重點人員、重點場所和出租屋進行管理,并在綜合治理一張圖中定位顯示。
該模塊主要為及時掌握鐵路、管線周邊治安信息,加強相關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實施動態治理,確保鐵路設施安全,設置健全安全聯防工作機制,提升道路、管線周邊治安防控能力。
系統除了針對綜治業務工作而研發的9大專題應用以外,還可根據各地重點工作需要和地方特點定制特色模塊,包括平安建設、四官服務、事件綜合服務、網格管理等。
志愿巡防
發動群眾參與到治安巡邏隊伍中,打造城市志愿巡防隊伍,共同保衛城市平安。
群防群治
支持查閱平安志愿者協會名單、平安志愿者活動詳情,以及技防設施、門崗門衛、充電樁、群眾隨手拍等信息。
平安宣傳
推廣和跟進平安建設工作和政法穩定工作,加深群眾對政法穩定和平安建設工作的認知。
公眾安全感
通過問卷的方式對公眾安全感與居民滿意度進行調查。
四官進社區
記錄四官日常服務內容,形成四官工作日志。
四官隊伍
實現四官服務隊伍分組及人員信息管理功能。
四官服務
手機端開放四官咨詢渠道,實現群眾法律咨詢方式多元化與便捷化。
法律宣傳
實現普法宣傳,法律法規查詢,普法案例等相關工作。
群眾上報
實現對公眾通過手機APP咨詢求助、投訴建議、線索舉報的事項進行查看和回復。
待處理
對網格管理員無法及時處理的事件進行駁回、反饋、上報等操作。
歸檔事件
實現對已處理事件的存檔查看及檢索。
明確網格劃分,規范網格應用,將網格工作劃分為滾動排查,入戶走訪(人口、單位、沿街),門崗技防檢查、提升網格社工的專業能力,突出網格社工的信息感知職能,為社會治理各項基礎數據的采集和錄入發揮實力。
運用“互聯網+黨建”的模式,建設智慧黨建綜合管理系統。一方面,通過黨建引領、三治并進模塊加強黨務信息和黨員信息的管理,運用智能化工具,促進基層黨員與黨組織的緊密聯系,深度提升黨組織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提高黨建的科學化水準;另一方面,以信息化便民手段服務群眾,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與精神生活需求。
打造黨建e家辦事平臺,提供及時、全面、準確搜集民情、民意的渠道,凝聚群眾、宣傳群眾、發展群眾,唱響網上主旋律。
以數據資源為基礎:整合黨務工作者、黨員、群眾數據,建立起黨員和群眾的關系,為智慧黨建做數據支撐。
以密切黨群聯系為核心:針對黨員群眾難聯系,建立“1+10”工作法,創辦文化演出,開展知識講堂,進行技能培訓等,助力黨建事業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以三治并進為手段: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方面為抓手,樹立先進典型,凝聚榜樣力量,全方位的深化黨建事業。
移動APP納入了網格社工、四官人員、巡防隊員及民警不同角色的日常走訪、入戶排查、矛盾糾紛化解、巡邏防控、重點人員管控、應急處置等工作,從而實現把各種矛盾及風險隱患,化解在基層,消除各種社會風險、政治風險、公共安全風險。